什么是伸缩缝?施工缝?沉降缝?防震缝?


一、伸缩缝 



part

.01

概念

伸缩缝:当建筑物较长时为避免建筑物因热胀冷缩较大而使结构构件产生裂缝所设置的变形缝。



part

.02

应用

①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
②建筑平面复杂,变化较多;
③建筑中结构类型变化较大。

part

.03

设置原则

设置伸缩缝时通常是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结构变化较大处在垂直方向预留缝隙,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断开,分为各自独立的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的部分。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一般不须断开。

part

.04

缝的宽度

伸缩缝宽度一般为20~40mm,通常采用30mm。

part

.05

要求

在结构处理上,砖混结构可采用单墙方案,也可采用双墙方案;框架结构可采用双柱双梁方案,也可采用挑梁方案。

①墙体伸缩缝构造:

墙体伸缩缝一般做成平缝形式,当墙体厚度在240mm以上时,也可以做成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

外墙变形缝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缝,缝口用镀锌铁皮、彩色薄钢板等材料进行盖缝处理;内墙变形缝一般结合室内装修用木板、各类金属板等盖缝处理。

②楼地板伸缩构造:

楼地板伸缩缝的缝内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填缝进行密封处理,上铺金属、混凝土或橡塑等活动盖板。其构造处理需满足地面平整、光洁、防水、卫生等使用要求。

顶棚伸缩缝需结合室内装修进行,一般采用金属板、木板或橡塑板等盖缝,盖缝板只能固定于一侧,以保证缝的两侧构件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变形。

③屋面伸缩缝构造:

屋顶伸缩缝主要有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处和两侧屋面高低错落处两种位置,当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又为上人屋面时,通常做防水油膏嵌缝,进行泛水处理;为非上人屋面时,则在缝两侧加砌半砖矮墙,分别进行屋面防水和泛水处理,其要求同屋顶防水和泛水构造。在矮墙顶上,传统做法用镀锌铁皮盖缝,近年逐步流行用彩色薄钢板、铝板甚至不锈钢皮等盖缝。


二、施工缝



part

.01

概念

施工缝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
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先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part

.02

施工缝留设方法

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墙应留水平缝,梁、板的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留施工缝。
⑴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⑵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⑶对于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⑷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的范围内。


三、沉降缝



part

.01

概念

沉降缝:是为了预防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承载力不同或各部分荷载差异较大等原因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破坏而设置的变形缝。

part

.02

需要设置沉降缝的位置

①当建筑物建造在不同的地基上,并难以保证均匀沉降时;
②当同一建筑物相邻部分的基础形式、宽度和埋置深度相差较大,易形成不均匀沉降时;
③当同一建筑物相邻部分的高度相差较大(一般为超过10m)、荷载相差悬殊或结构形式变化较大等易导致不均匀沉降时;
④当平面形状比较复杂,各部分的连接部位又比较薄弱时;
⑤原建筑物和新建、扩建的建筑物之间。

part

.03

设置原则

设置沉降缝时,必须将建筑的基础、墙体、楼层及屋顶等部分全部在垂直方向断开,使各部分形成能各自自由沉降的独立的刚度单元。

part

.04

缝的构造

沉降缝可以兼作伸缩缝。沉降缝的宽度与地基情况及建筑高度有关。

①基础沉降缝的结构处理:沉降缝的基础也应断开,其结构处理有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两种情况,砖混结构墙下条形基础通常有双墙偏心基础、挑梁基础、柱交叉布置等三种处理形式。
②墙体、楼地面、屋顶沉降缝构造:墙体沉降缝常用镀锌铁皮、铝合金板和彩色薄钢板等盖缝;地面、楼板层、屋顶沉降缝的盖缝处理基本同伸缩缝构造。顶棚盖缝处理应充分考虑变形方向,以尽量减少不均匀沉降后所产生的影响。


四、防震缝



part

.01

概念

防震缝:是指地震区设计房屋时,为防止地震使房屋破坏,应用防震缝将房屋分成若干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部分。为减轻或防止相邻结构单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的碰撞而预先设置的间隙。在地震设防地区的建筑必须充分考虑地震对建筑造成的影响。为此我国制定了相应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part

.02

设置情况

1、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地区;

2、毗邻房屋立面高差大于6m;

3、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

4、房屋毗邻部分结构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part

.03

设置要求

1、当高度不超过15m时,缝宽70mm;

2、当高度超过15m时,按不同设防烈度增加缝宽:
6度地区,建筑每增高5m,缝宽增加20mm;
7度地区,建筑每增高4m,缝宽增加20mm;
8度地区,建筑每增高3m,缝宽增加20mm;
9度地区,建筑每增高2m,缝宽增加20mm。
防震缝应沿建筑物全高设置。一般情况下基础可以不分开,但当平面较复杂时,也应将基础分开。
缝的两侧一般应布置双墙或双柱,以加强防震缝两侧房屋的整体刚度。
防震缝在墙身、楼层以及屋顶等各部分的构造基本上和沉降缝各部分的构造相同。另外要注意不应将防震缝做成错口、企口等形式,以致失去防震缝的作用。
来源:研学杂记公众号

往期精彩回顾

物业紧急提醒:禁止在小区内快速骑行、追逐打闹

物业温馨提示:请文明规范停车

关于中介人员进出小区的管理规定

物业员工管理制度

物业保洁六个岗位职责

业主乱停车还不交服务费,物业公司该咋办?

物业公司、物业人必备!招投标网可查!


长按二维码关注,回复:应急预案

👉实操︱物业公司应急预案大全(31项)

点击👆👆图片,欢迎购买小程序会员

(全国物业管理法律法规、试题数据库隆重上线)

点击👆👆链接,查看小程序功能

手机、微信:19921639326(刘老师)

👆点击上图,“物业管理师通关刷题”小程序

(软著登记号:2022SRE009984)

一键免费下载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为感谢大家对物业管理圈的厚爱
海量干货 免费下载
关注物业管理圈不迷路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