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
智能校园是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综合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充分整合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
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为核心技术,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提高学习与教学的效果,提供全面感知、智能化、数据化、网络化、协作化的教学、科研、管理与生活服务,洞察和预测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的智能学习环境。
智慧校园=1个数据中心 智能校园基础设施 8个智能校园应用系统 智能资源
智能校园的三个核心特征:
一是为广 ** 提供基于角色的综合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二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和服务领域,实现互联与合作;
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界提供相互交流和感知的界面。
与数字校园的区别:
智能校园是数字校园升级到一定阶段的表现,是数字校园发展的阶段。也就是说,智能校园应该首先有一个统一的基础设施平台,有线和无线网络覆盖的网络环境;其次,应该有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智能校园的应用案例包括:智能教室、智能考勤、手机开门、手机借书、手机消费、车牌识别等。其中,智能教室是智能校园的核心。
智慧教室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智能教室的普及正处于高峰。
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部2018工作要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政策均有提到,教育信息化现阶段的工作重心应该是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智能终端普及、宽带覆盖以及无线网络覆盖三个基础设施建设。另一个工作重心则是构建教学资源数据库同时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普及和共享。
智慧教室是实体的教室,是在学校这一建筑实体中体现智慧教育的实体空间,在传统教室的基础上进行革命性的升级。运用现代化手段切入整个教学过程,让课堂变得简单、高效、智能,有助于开发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
智能教室的特点:
1. 基于数据的教学;
2. 高效教学;
3. 个性化学习
4.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5. 动态开放课堂;
6. 教机智课;
智能教室主要包括九个系统:
1. 智能教学系统;
2. LED显示系统;
3. 学生考勤系统;
4. 资产管理系统;
5. 照明控制系统;
6. 空调控制系统;
7. 门窗监控系统;
8. 通风系统;
9. 视频监控系统。
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简单来说,即是通过先进的智慧教学模式的课堂教与学行为。
智慧课堂有别于传统授听课方式;课前学生提前预习,课中学习分组讨论,随时测试;教师能快速掌握每位学生学习情况,并进行针对性指导智慧课堂具有互动性、感知性、开放性等特征:
互动性,体现在教室中的师生、生生、硬件与软件、教师与硬件、教师与资源、教师与软件、学生与硬件、学生与软件、学生与资源等各种维度的互动。
感知性,可从物理感知与虚拟空间感知两个层面理解,物理感知基于物联网的硬件设备,可以感知教室的湿度、温度、亮度、空气情况等;而虚拟感知则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统一收集师生的教学情况、学习情况甚至生活情绪变化,进而加以分析感知。
开放性,则意味着基础软硬件等设备和相关接口是开放的,可以基于不同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如录播系统与智慧教室的系统级对接等。
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扫码免费用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