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情 | 徐汇打造西岸智慧谷人工智能生态圈,对上海产业创新升级有哪些启示?

2020年,上海集中推出26个面积3-5平方公里的特色工业园区,定位为小而美,以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为目标,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学、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六个关键领域的核心环节,努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节点城市,是长三角地区的枢纽,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上海制造业产业链的梳理、再造和升级至关重要。数据来源:上海西岸(截至2020年6月,后续园区土地供需可能发生变化,特此说明。)在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世界上唯一的中国图灵得主姚期志院士下达了军令:十年内,要培养中国人工智能的梦之队,否则就退出江湖。这句豪言壮语的背后是什么信心?首先,对国内研究能力的信心,新成立的上海期待。2020年后,人工智能研究院将汇聚多校前十年的前沿人工智能研究环境;二是对上海人才的信任。研究小组来到特色公园西岸的智慧谷进行研究,详细了解西岸人工智能项目的进展和西岸的独特性AI工业生态系统。上下游不同于其他特色公园。西岸智慧谷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中,包括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场馆群落,虽然只有0.52平方公里,但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建筑产值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徐汇区是上海重要的铁、煤、砂、油大型工业工厂(分布在上海铁路南浦站、北票煤码头、龙华机场、上海飞机制造厂、上海水泥厂等传统生产加工企业)。徐汇抓住世博会的机遇,于2008年启动城市更新,以搬迁、房屋、安置、功能置换、合作存储的方式,共搬迁企业16家,居民3500多家,完成土地存储约280公顷,超过一半,为区域整体发展释放空间载体。位于徐汇滨江云锦路701号上海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AI Tower:包括两座双子楼在内的智能塔是西岸智能谷的核心载体。两座双子楼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空间、配套、运营齐全,企业可以在上下楼找到上下游配套企业和公共服务平台。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课题组的采访在东塔楼37楼进行。走入采访室,视野开阔,黄浦江景一览无余,这里有上海最长的滨江岸线(11.4公里)发面积约9公里).4平方公里是黄浦江两岸发展面积最大的地区。具有自然亲水性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优势。大多数人工智能企业都聚集在这座建筑上。上海西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英表示,人工智能属于高科技领域,从业者大多是高素质、高技能、高学历的人才。因此,我们应该为这些国际人才提供最好的办公环境。经过三年的世界人工智能会议蓄水(2018-2020),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老兵和新兵逐渐聚集在这里。阿里巴巴、微软、华为、明略、联影等领先企业已经在这里AI TOWER东塔楼定居。此外,每一步科技、非希科技、思必驰、缙成科技等垂直细分领域的一些企业也在东塔楼的不同层落户,涉及这些业务AI赋能运动,机器人,智能语音,AI医疗等领域。从2019年第四季度开始集中签约,到2020年1月初,东塔楼基本完工。接下来,企业将陆续落户。陈颖介绍,到年底,东塔楼入住率将达到90%,每平方米产值将达到1万元。西塔楼定位为办公、酒店和商务活动,为来往西岸的学者和商务人士提供活动会议、交流平台等服务。AI TOWER垂直硅谷已形成集政、产、学、研为一体的AI垂直产业生态为企业间学术交流和业务合作提供便利。今年1月,期智研究院和树图研究院两个基础研究平台(Conflux)位于西岸的区块链研究所(以下简称树图)。AI TOWER期智研究院东塔楼40-41楼将汇聚多校尖端人才开展前沿交叉科研工作。Conflux区块链创始人龙凡博士是姚期智的学生,姚期智也是树图的首席科学家。树图驻营东塔39楼,紧邻期智研究院。同一天签合同和在同一个地方工作并非偶然。树图 CTO(首席技术官)吴明说,树图的大多数成员都是姚班的学生,我们跟着姚学院的步伐。谈到西岸的未来发展,吴明表示,一方面,树图旨在突破区块链基础技术和系统应用的基础研究,开展分布式共识算法和区块链系统性能的技术研究;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应用应用应用于上海的生态扩张。此外,东塔楼的27是全球大学人工智能学术联盟(GAIAA)和AI青年科学家联盟·梧桐汇,这两个高端学术交流组织,既是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是资源交流的枢纽,能促进要素的有效流通。AI青年科学家联盟·梧桐聚焦头部AI创业领军人才和学术中坚力量打造朋友圈。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WAIC)在此期间,由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尚堂科技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共同建立。该联盟旨在建立世界顶尖的人工智能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继续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西岸智慧谷与文化创意和创新金融业形成多元化互动,这也是吸引人工智能企业和人才到西岸的一个重要因素。徐汇区正在推进的一港一谷一城核心项目,即西岸媒体港、西岸智能谷、西岸金融城,正在建设人工智能、艺术媒体、创新金融的产业生态系统。陈英用共生互利来描述西岸智能谷的产业生态,就像热带雨林中的高大树木和低灌木一样,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交叉学科研究对人工智能的发展非常重要,技术与应用的合作也至关重要,可以在西岸智能谷找到。西岸智能谷的愿景是形成覆盖基础、技术和应用层的工业生态。T近年来,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政策频繁出台,徐汇在规划和实施上行动迅速。2017年11月,上海发布了《关于促进城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前,2017年8月,上海(徐汇)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启动,明确到2020年建设国际知名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形成100亿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目标。2018年,徐汇启动了世界人工智能会议,吹响集结号。2018年12月,徐汇发布了T该计划对人工智能企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T可以使用6个计划T总结:一是Top&Tomorrow(面向高端、引领未来);二是Tower&Town(AI大厦、AI小镇);三是Tech&Talent(技术创新,人才聚集)。北阳人工智能小镇T计划为项目开发制定五项含金量定量政策:一是对重点科技项目给予建设单位不超过项目总投资50%、每年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的补贴;二是建设西岸智能谷和北阳人工智能城两100万平方米载体;三是向企业开放智能政务、智能综合治理、智能交通等12个重点领域,每年实施20个示范应用场景项目;四是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指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增加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每年实施5个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的投资基金;五是每年筹集1500套社会租赁住房,优先满足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住房需求。根据《2019年上海市智能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徐汇区在2019年上海智慧城市发展水平中排名第一,在多项指标中排名第一。为什么徐汇成为上海各区人工智能发展的优秀学生?徐汇区区长方世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徐汇始终保持着比他人快半步的动力,建立起来AI高地。人工智能试验场的应用场景是人工智能着陆和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实际场景中运行,才能运行更真实的数据。西岸可以提供全场景服务,这是继工业生态和文化吸引之后西岸智能谷的另一张王牌。人工智能会议的磁吸效应越来越明显。虽然今年在云中相聚,但国内外仍有近1000名人工智能企业领袖和顶尖科学家,包括思想技术、百度桨授权中心、华为、中智驾驶道路协同应用等多个项目。ART(艺术)是西岸的另一个引擎。多年积累的强烈的文化和艺术氛围是吸引企业来到西岸的重要因素。在采访中,明略科技和树图科技负责人对滨江旁的办公空间表示非常满意。陈英还说,文化遗产为公园增添了很多色彩。自2012年以来,西岸一直在大力推进文化改善,开始部署西岸文化走廊项目,龙美术馆和余德耀美术馆签订合同,开始建设。随后的十三五规划,西岸引进了优质的文化艺术场馆,建设亚洲艺术交易中心。AI TOWER东300米是龙腾大道,沿龙腾大道、油罐艺术中心、龙艺术博物馆、西岸艺术中心、西岸艺术博物馆、余德耀艺术博物馆展开。大道两侧约有10个艺术场所。西岸美术馆一楼的大厅文化不仅在引导智慧方面发挥了作用,而且对此也很重要AI赋能提供了更多场景。如人工智能赋能下,油罐区改造成的未来公园(AI Park),无人驾驶汽车穿梭其中,公园计划将其建设成为最前沿、最时尚的科技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努力建设人工智能场景实验场的西岸正在继续加快场景建设,为落户企业提供一企一策服务。办公空间和应用场景都应与企业相匹配。陈英说:只要企业有助于城市运营,我们就会做好服务和扩张,并将其纳入我们的人工智能系统。例如,西岸与华为合作,探索云 5G AI技术手段,协调整合传媒港智能园区、智能水岸等智能项目,协助徐汇区建设一屏观天下、一网治城、一云汇数据、一人通全岗的城市运维体系。另一个例子是西岸集团在东塔开发的会议室、活动预约和建筑咨询服务AI西岸的服务平台由明略科技开发运营。在建筑的小系统中,也可以实现一网通办。疫情期间,人工智能在建筑物进出管理、人员体温检测、异常行为监测、智能会议记录等方面展示了自己的技能。陈颖告诉研究小组,未来将为企业开放更多的应用场景,整合园区智能项目,开放区域应用场景,统一建设标准和数据接口,从业务需求出发,与入驻企业共同打造万物互联的智慧城市。据悉,第三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结束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了《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收集本市第三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解决方案的通知》,涉及智能制造、智能出行、交通巴士、船舶等场景。据不完全统计,东塔楼有20多家企业1名图灵奖得主,6名院士,158名医生。群贤云集。如何搭建平台,做好服务?这是西岸集团的重点。西岸规划中规划了人才公寓、白领食堂、短驳交通、绿色医疗等配套服务。人工智能领域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和高科技人才,其中华人占据了主导地位AI人才市场的一半,但仍存在人才困境。华为高价招聘计算机毕业生的消息在互联网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企业珍惜人才而不珍惜金钱,这也表明了前沿人才的稀缺性。人工智能是世界科学前沿竞争领域的制高点。虽然它在深度学习和视觉识别方面取得了突破,但它也逐渐在智能城市、政府管理、智能制造、医疗卫生等领域得到了推广。但我们需要继续渗透到各行各业,更需要原创基础研究的支持。上海的目标是成为人工智能创新的源头。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上海将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在学术交流、数据共享、技术研发、人才培训等方面建立良好的平台,努力在前沿理论、核心算法、关键技术等领域创造更多领先的原创成果。国际人工智能中心西岸智能谷承担战略责任。东塔楼定居时期智能研究所将以人工智能、现代密码学、高性能计算系统、量子计算系统、量子计算、量子计算、物理器件和关键技术为基础。逐步扩展到神经科学、金融技术、医学、信息安全等交叉研究方向。为了取得突破成果,最大的压力在于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的突破在于顶尖人才。虽然近年来计算机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但顶尖人才仍然不足。因此,姚志志多次提到人才排水和培训的重要性。他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会议上说,中国还没有能力培养世界上最好的人工智能博士。我们需要们需要有一个成熟的系统和足够的最高端人才来培养这些医生。我们现在需要引进人才,引进我们首次亮相5年或10年的最佳人才。这些人才可以在中国产生科学成果,也可以在应用和原创研究中跟上世界;同时,这些人也可以在我们的大学系统中培养出最好的博士人才。只有通过自给自足的循环系统,我们才能真正面向世界,并愿意与我们的区块链底层技术交流。Conflux,最大的需求也是行业顶尖人才。Conflux项目负责人王瑜说:Conflux正在开发的公共链项目,最后,它需要全世界优秀人才的加入才能向世界开源。除中国外, 北美也集聚着最优秀的行业人才,希望这些海外最优秀的人才能够回流到中国,只有全世界优秀人才加入,才能够把我们的项目推出去。”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可以为一切数字化及可以被数字化的应用场景提供底层技术支撑,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然而提起区块链,人们第一会想起“炒币”,甚至互联网行业内人才也都因此“污名”不愿意进入这一领域。树图要在西岸产业生态下落实区块链应用,打破外界的看法。首个应用落在建筑行业,7月6日,树图与上海市建筑协会合作参与上海啤酒厂改造项目启动。该项目通过智能合约将建筑全生命周期记录在可靠的区块链账本上,提高建筑改造全流程的管理和执行效率。这一项目不仅将改变建筑业的传统管理模式,更有望催生出区块链在其他行业的应用和发展。据悉,树图也正在探索区块链技术赋能租房平台、社区管理、跨境金融等方面的应用。伍鸣表示,希望区块链技术应用到更加正面的方向上来,让这个行业能够健康发展,也让更多传统互联网优秀人才更愿意加入到这个行业。AI TOWER内,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都已布局。AI方面获得巨大成果往往是因为一些看似完全不搭界学科之间的合作。随着年初西岸传媒港最后一栋建筑腾讯华东总部完成结构封顶。今年,西岸的“一港,一谷,一城”将全面落地。未来,西岸的这些企业、机构将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如何赋能人工智能新高地,我们拭目以待。西岸智慧谷:加大力度引进国际人才与高校科研院所,打造常态化人工智能论坛。01园区特征西岸智慧谷位于徐汇西岸核心商务区,是2018年世界人工大会的举办地,是上海四大人工智能载体园区之一,占地52公顷,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西岸智慧谷的目标是构建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场馆群落为核心、上海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AI Tower)为旗舰的园区,形成集总部办公、国际交流、示范应用、展示体验、孵化转化为一体的人工智能发展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基地,打造未来上海人工智能国际总部基地、上海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和国家人工智能高地新地标。目前,西岸智慧谷整体处于硬件设施基本建成、产业导入成效初步显现的阶段,具有非常高的行业显示度和集中度。园区以AI Tower为旗舰,集聚了微软、阿里、华为等龙头企业和上海期智研究院、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2019年,以西岸智慧谷为核心的徐汇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被列入全国首批4个人工智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02发展优势与其他人工智能集聚区相比,西岸智慧谷起点高、政策强、生态好、服务优,是人工智能企业快速发展的优选之地。一是政策高地的优势。西岸智慧谷是徐汇区对接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推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部署“一核一极一带”人工智能产业空间格局的重要项目载体。针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海专门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扶持体系。为推动区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徐汇区也出台了《关于建设人工智能发展新高地打造徐汇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实施办法》,从项目落地补贴、租金补贴、产业基金、场景应用、人才吸引、环境配套等方面,全方位支持人工智能企业或平台发展。西岸智慧谷是2018、2019、2020三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举办地,其发展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借助人工智能大会这个平台,西岸智慧谷聚集了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专家聚集在西岸,关注西岸发展。以西岸智慧谷为核心的徐汇区人工智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明显,2020年受国务院表彰激励。无论是国家还是上海市层面,都是希望把西岸智慧谷打造成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高地。二是形成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生态体系。截至目前,微软亚研院(上海)、华为、阿里、网易、联影、依图、明略、商汤等数十家顶尖人工智能企业及研发机构集聚,期智研究院、树图区块链研究院、信通院华东分院、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AI青年科学家联盟·梧桐汇、上海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等一批功能性平台机构入驻,形成了功能强大的产业生态体系。三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调研中,园区负责人一直强调,要把最美的风景和最好的办公环境提供给全球顶尖人才。园区处于徐汇滨江,在上海26个特色园区里面,这个地理位置可谓最高配,上海拿出最好的地域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再次说明上海市对人工智能产业的高度重视。这个地域优势,对于吸引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人才入驻非常有好处。03存在问题一是区域生活和交通配套有待进一步提升。西岸智慧谷肩负国家和上海市发展战略重任,因此要有高水平的配套支撑。虽然园区濒临黄浦江,位置好、起点高,但生活性商业配套还不足,餐饮、超市、便利店等还比较少,商业气息不浓。此外,对外交通还需要进一步改善。虽然西岸智慧谷处于浦西内环与中环之间,但区域内仅有地铁11号线经过,与市内生产 ** 业集聚区、科技园区之间的交通还不是很方便。西岸智慧谷所处的徐汇滨江地区是后开发的区域,内部交通体系还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二是人工智能人才集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人工智能领域高精尖人才尤为缺乏,这几年,中国有些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着力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亟需人才。但国际一流的尖端人才还非常匮乏,西岸智慧谷需要在引进国际尖端人才方面多动脑筋,尽快形成优良的人工智能人才生态圈,带动整个产业爬坡过坎,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生态的聚变和裂变需要继续加强。西岸智慧谷需要开发出更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为园区内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市场支持,将目前的头部企业培育成巨无霸。裂变出更多人工智能创新主体,孵化出更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新领军者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人工智能高地。04未来发展建议为把西岸智慧谷打造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高地,结合特色园区存在问题,应在现阶段解决园区交通与商业配套问题,长远着重通过引入国际化人才和高校科研院所、强化平台功能等方式推动园区产业引领能力不断提升。一是强化园区商业与交通设施配套。在园区内积极布局楼宇商业,如多点引入高品质连锁性便利店等;积极打造商业综合体,优化商业业态布局,为园区高端人才提供各类服务。在现有对外交通框架体系下,与各级部门沟通,优化园区到交通枢纽的“最后一公里”交通体系,增加公交车线路并提升运营频率。建议增加地铁到办公场所之前的“短驳”交通和高级人才公寓、酒店。二是国际化人才引入。瞄准人工智能核心算法等细分环节,吸引国际高端人才团队,并在落户、居住、子女教育等给予大力支持。针对海内外人工智能运营管理类高端人才,在积分落户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三是引入高校科研院所或工作室。与中科院、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机构联系,吸引若干人工智能科研团队在智慧谷成立研究中心,并参照深圳与合肥等地经验,创新新型研发机构管理模式,力争推动科研知识转化为独角兽企业,裂变出众多拥有尖端技术的人工智能企业。四是打造常态化专业性的人工智能论坛。结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办,力争在西岸智慧谷以固定形式形成常态化开展的专业性人工智能产业论坛,为全球人工智能企业展示前沿技术、资源对接等提供机会。五是建设梯度化载体空间,承接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和团队。随着头部企业及顶尖研究机构的入驻,下游及产业链企业纷纷“吸附而来”,会产生一定的集聚效应。目前区域内商务楼宇租金较高,建议在区域内增加中低成本的办公空间。内容来源:上海徐汇原标题:《区情 | 徐汇打造西岸智慧谷人工智能生态圈,对上海产业创新升级有哪些启示?》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